Logo

一位餐飲集團總經理試用三套訂位系統後,對我說的真心話

從 Inline、SevenRooms 到 Oddle Reserve,三套系統用下來,他發現——與其追求功能多、不如選擇真正能推動銷售的方案。本文深入解析為什麼多數訂位系統只是行政工具,實際卻沒有創造營收,也拆解「每筆訂位的真實成本」該怎麼算。若你每月花好幾千元,只是管理原本就會來的客人,該是時候重新審視你的系統選擇。

Jul 28, 2025
7 minit bacaan
一位餐飲集團總經理試用三套訂位系統後,對我說的真心話

最近,我和 新加坡 AC Concepts 集團總經理 Jianbang 聊了一場非常直接的對話。

這個集團旗下有多個品牌:Kulto、Chicco、Humo、Cenzo 和 Barrio

他們過去用過 Inline,後來換成 SevenRooms,再來決定在 Chicco 和 Barrio 嘗試導入 Oddle Reserve 訂位系統

幾個月後,Jianbang 對我說了幾句話,我印象非常深刻:

「Jon,我換過幾個平台,說真的——功能都差不多。

這番話,說出了很多老闆心裡沒說出口的話。


多數訂位系統,其實只是披著漂亮外皮的行政工具

Jianbang 的話讓我開始思考:

到底有多少餐廳,其實正在默默為一套「看起來很高級、實際上沒幫助成長」的系統付出過高的成本?

讓我們來拆解這些隱性成本怎麼堆出來的:


1. 市集制平台:你花錢和自己搶客人

這類平台採「抽成制」,每筆訂位收費,還會用你的品牌名稱下廣告,把原本會直接找你的客人引導到平台上。

說白了,你是在付租金給平台,用來接回自己的熟客


2. 固定月費制:高支出、低回報

看起來每月 $9,000~$20,000(台幣)好像合理,但實際上:

  • 多數品牌的訂位還是來自現場 walk-in,不是網路
  • 小型餐廳平均每筆訂位成本高達 $60 以上,但沒有帶來額外新客流

💡挑戰你一下:你現在的訂位系統,每一筆訂位的「實際成本」是多少?

不妨用以下這個公式簡單算一下:

Blog post image

如果這個數字超過 $60、甚至接近 $150,

那你不是在「用系統做事」,而是在付錢租用自己的餐桌

更重要的是,如果這些訂位都是原本就會來的熟客——

那你不是在買成長,你只是在用錢管理現有需求


餐廳經營者最常誤解的:把「方便」當成「成長」

老闆常有一種想法:

  • 「我們有用高級訂位系統,代表我們很專業」
  • 「有平台幫我接訂位,應該很好吧?」

但事實可能是:

  • 客人本來就知道你的店,只是需要一個入口預約
  • 平台沒有創造需求,只是攔截現成需求並收你錢

訂位系統幫你管理流量,沒錯。

但他們沒有幫你提高曝光率、增加回訪、強化品牌力

這些,才是一套真正的成長系統該做的事。


AC Concepts 做了什麼不一樣的選擇?

他們一開始先在 ChiccoBarrio 使用 Oddle Reserve,

後來他們的新品牌 Humo(西班牙居酒屋) 也跟著導入。

為什麼?

因為他們要的不是一套「看起來很完整」的系統,

他們要的是有商業邏輯的選擇。

與其每月花 $20,000 台幣養一套不會幫你帶客的系統,

他們把這筆預算轉投資到:

  • 廣告曝光:觸及附近的潛在顧客
  • 回訪券活動:提升回頭率
  • 自動提醒 EDM:喚醒沉寂客戶

系統仍然可以讓顧客線上訂位,

但現在它不再只是成本,而是整體營銷循環的一部分。


🚀 從「被看見」到「願意回來」:訂位系統也能是行銷引擎

當人流下滑,多數餐廳選擇打折。

但重點是:如果根本沒人發現你,打再多折也沒用。

與其便宜賣給原本就會來的客人,不如把資源投資在這四步:


1. 提升能見度

Oddle Reserve 在客人用餐後,自動引導顧客寫 Google 評論,幫助你在搜尋排名中被更多人找到。


2. 降低爽約率

自動發送訂位提醒信,提高出席率、避免空桌。


3. 促進回訪

用餐後,自動寄出回饋調查、折扣券、活動邀請等,增加「再次來店」的動機。


4. 長期經營顧客資料

每次訂位,都會留下顧客資訊,讓你累積真正能重複行銷的名單。這些人不再只是「某桌幾位」,而是你下一次行銷的對象。


多數訂位系統做到「訂好位」,

我們幫你做到「讓人再回來」。


📊 最聰明的餐廳老闆,看的是這些指標:

他們不只看:

  • 每筆訂位的成本是多少?

他們更在意:

  • 每筆「回訪訂位」的成本
  • 回訪顧客佔整體比例
  • 新客轉為熟客的比例
  • 折扣券/提醒通知的實際回訪效果

這些,是大多數訂位系統沒辦法幫你追蹤的。

Oddle Reserve 把這些變成了標配。


💬 最該問自己的問題是:你為什麼要花錢買一套「不會幫你賣東西」的系統?

訂位系統,本質上只是工具。

而工具,是要能幫你賺錢的。

如果它沒帶來更多客人、沒幫你強化顧客關係,

那它就只是另一個「成本項目」。

不管它介面再漂亮、功能再多,

只要沒有實質幫助,那都不值得繼續花錢。


📌 最後想提醒你:那些你從來沒用過的功能,真的值得你每月花 $700 美元(約台幣 $22,000)嗎?

如果你還在思考:

「我每月這筆訂位系統的費用,到底值不值得?」

那你可以換個方式問:

「如果我手上多出 $20,000,每個月能怎麼幫餐廳成長?」

這就是我們跟 AC Concepts 一起做過的討論與分析。

如果你也想看看你的訂位策略還有多少優化空間——我們很樂意一起看看數字、談談機會。

Jonathan Lim

Oddle 創辦人暨執行長